查看原文
其他

他参与创建的三所大学:2所为双一流大学,1所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考博圈 2019-06-16

来源:双一流高校

编辑:学长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


祖籍泾阳县斗口于村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先生被誉为“名儒名将兼名士”,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拥有报人、政治家、书法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先驱,被称作“一代草圣”的书法家,同时,他还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一生参与创办了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著名大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影响深远。

 

南走上海 创办复旦

 

于右任早年短装散发照


于右任原名伯循,祖籍陕西泾阳县斗口于村,1879年4月11日出生在父亲经商的三原县东关河道巷。于右任早年在泾阳县味经书院、崇实书院,三原县宏道书院以及西安关中书院求学时期,被陕西学政叶而恺誉为“西北奇才”,受当时维新思想影响,他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在其诗集《半哭半笑楼诗草》中有“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的诗句,影射慈禧擅权专政,误国误民。


诗集印行后,陕西巡抚以“倡言革命、大逆不道之罪名,命三原知县缉拿于右任,由于提前得知消息,于右任潜逃武汉,辗转上海,隐藏在泾阳好友、吴宓之父吴建寅寓居上海的家中。待风声稍平后,1904年春,于右任结识近代教育家马相伯,并进入其任校长的震旦公学读书。


震旦公学当时为外国耶稣会势力控制,为了摆脱教会对师生思想的钳制,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表示不忘“震旦”之旧,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的意义。9月14日,复旦正式开学。


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时期的于右任


于右任与老师马相伯


民国时期的复旦大学


现在的复旦大学


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因为在创校初时期所作的巨大贡献,于右任被复旦校友亲切的称为“复旦的孝子”。


1917年,复旦公学改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2年元旦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成为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全国著名高等学府。

 

国共合作 创办上大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加速培养更多的共产党干部,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干部高等院校,中共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曾与李大钊等人多次酝酿筹划。


1922年,在国共合作的历史大背景下,于右任将刚成立不久的东南高师改名为上海大学并题写校牌。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成立,《民国日报》刊登启事:“本校原名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因东南两字与国立东南大学相同,兹从改组会议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公举于右任先生为本大学校长。”邵力子(当时是中共党员)出任副校长。


1923年,在李大钊推荐下,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后改称校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校务工作主要由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所主持。


学校的目标是有系统地研究社会科学和发展形成新文艺系统,培养社会科学和新文艺方面的干部,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社会学系逐渐成为学校最大的系,该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


学校还举办特别讲座,邀请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或上大教师做专题讲演。校长于右任放手起用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又先后聘请蔡和森、张太雷、李汉俊、恽代英、沈雁冰、郑超麟、任弼时、安体诚、李季、蒋光慈、杨贤江、萧楚女、田汉、萧朴生、郑振铎、高语罕、张秋人、胡朴安、周建人、俞平伯、赵景深、朱光潜、朱自清、刘大白、周越然、丰子恺、黄葆钺、章太炎、胡适、郭沫若、吴玉章、施存统、谢六逸、徐蔚南、李仲干、冯子恭、陈抱一、叶圣陶、曹聚仁、方光焘、蒋光慈等到校任职任教。


民国时期上海大学学生运动照片

现在的上海大学


1923年期间,孙中山、李大钊、廖仲恺、汪精卫、刘仁静、胡汉民、戴季陶等曾来校演讲,为上大的发展注入巨大推动力。孙中山希望上大办成“以贯彻吾党之主张,而尽言论之职责”的革命学校。1927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上海大学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


于右任在国共合作大背景下担任校长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集中众多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一批国共两党领导人和革命骨干曾任职、任教、就学于此,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南洋、日本、越南、朝鲜等地,时有“武有黄埔,文有上大”之称。


这所革命学校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从1922年秋到1927年春,培育了近两千名人才,并为黄埔军校和和莫斯科中山大学输送了一大批学生。


上大学生中有很多都成了政治和文化名人,如王稼祥、博古、杨尚昆、李硕勋、赵君陶(李硕勋的妻子)、丁玲、刘华、何秉彝、杨之华、阳翰笙、施蛰存、戴望舒、孔另境、李伯钊、刘披云、梁披云、张琴秋、匡亚明、谭其骧、罗尔纲、李平心、柯柏年、何挺颖、郭伯和、顾作霖、袁牧之、葛琴、孟超、曹渊、许继慎、关向应、龙大道、高尔柏、张治中、邱清泉、龙康庄、张崇文、王剑虹、翁泽生、余泽鸿、王步文、张景曾、王逸常、曹轶欧、张仲实、王亚璋、许心影、薛卓汉、洪朝宗、谢雪红、林木顺、蔡孝乾、庄泗川、徐梦秋、王新衡、韩步先、李士群、康生、陈伯达、饶漱石等。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首任校长钱伟长。现在的上海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情系桑梓 创办西农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农科大学和农业专门学校迅速发展,但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在北方和西北地区未有大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华民族处于风雨飘摇的灾荒战乱年代,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内饥荒遍野,尤其是西北连年苦旱,民不聊生。


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以于右任为代表的大批有识之士极力主张“开发西北”,“建设西北”。1932年10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通过于右任、戴传贤等人“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初期计划”议案,成立了“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


于右任(中留长须者)踏勘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址照片


1932年12月,“筹建建设西北专门教育委员会”更名为“建设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于右任、张继、戴传贤、王世杰、王陆一、王英榆、朱家骅、辛树帜、吴敬恒、李石曾、沈鹏飞、邵力子、焦易堂、杨虎城、褚民谊等十五人为委员。公推于右任、张继、戴传贤为常务委员。委员会办公处设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划创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1933年1月起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筹委会开始采择校址,于右任亲自率队踏勘,最终选择武功县西的张家岗(今杨凌)。他提出了学校定址张家港的理由:


其一,此地乃古周原余脉,后稷教稼故地,历史意义深远。

其二,由北而南三道原,便于农作物试验,渭河草滩堪为牧场,深入秦岭可开展森林研究。

其三,张家岗气势雄伟,隋文帝,唐太宗之遗迹昭然可考,化物蔚然。

其四,陇海铁路将从校前经过,交通较为便利。


1933年7月,学校筹委会在武功成立筹备处,王玉堂任学校筹备主任,开始购买土地,采办建筑材料,进行各项工程。


1934年3月学校筹委会公推于右任为校长,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学大楼(现北校区三号教学楼)在张家岗隆重奠基,标志着我国西北现代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自此开篇。


民国时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学大楼


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38年7 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合并,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


1949年建国后更名为西北农学院。1985年经原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


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 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于右任先生一生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他所创立和资助的学校不仅在国难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一生身体力行办教育的方针思想更是后来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给致力于教育的人士以无尽的启迪。


注:本文来源双一流高校,原标题为《于右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农林等一流大学的缔造者》,仅做学术分享之用,若涉及侵权等行为,请先与微信号xuezhang600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往期回顾

1.西游记,原来是一个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经历

2.一位C刊编辑与一位作者的故事:终于说清了作者与编辑如何打交道

3.39所“985”高校的研究计划书情况分析



2019年极简考博研究计划书撰写教程课程上新!

课程提纲


第一讲:研究计划的适用场景以及国内考博研究计划书概览

第二讲:研究计划书的结构

第三讲:如何确定研究问题

第四讲:如何写?理论来源?

第五讲:如何写文献综述

第六讲:如何写研究设计

第七讲: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第八讲:如何写研究意义、创新点和不足


第九讲:如何写研究预算、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以及未来展望

第十讲:研究计划书的写作风格和格式以及案例展示


原价159元

现在拼团购买仅需79元

名额有限

购买方式一: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

购买方式二:点击阅读原文即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